節稅各種妙方

錄自 Money Guide 電子報

理  財  學  習  入  門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書  名:圖解報稅
作  者:吳美慧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售  價:199元

。Part4:三種利息所得免稅額
。Part5:利用保險費節稅
。Part6:醫療及生育費可節稅
。Part7:可扣除購屋借款利息
。Part8:財產交易損失怎麼辦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□Part4:三種利息所得免稅額
利息所得免稅額-每人利息所得免稅額是27萬元;儲蓄投資免扣證-利息
所得採用20%分離課稅;短期公債免稅-購買短期公債、金融機構三年期
以上金融債券、甲種短期公債利息等,均可免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般納稅人最常有的利息所得來自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,由於所得稅
是採用收付實收原則,換句話說,只要實際收到利息時,才需要併入所
得課稅;除此之外,郵局存款所產生的利息所得,則可享有免稅資格,
不必列入所得之中。

1.利息所得免稅額

每人每年利息所得免稅額是二十七萬元,使用此項免稅額的所得來源
,除了來自於機構的存款所產生的利息之外,還包括本人與配偶、扶養
親屬的上市公司記名股票的股利,加總之後,若未超過二十七萬元上限
,則可以全數扣除。

2.儲蓄投資免扣證

你可選用儲蓄投資免扣證,將大多數的利息與股利先給予預先扣繳,
如果累進稅率超過百分之二十的話,可將部份資金用以購買短期票券,
其利息所得採用百分之二十分離課稅,使其不用併入綜合所得,以降低
綜合所得淨額。

3.短期公債免稅

購買短期公債、金融機構三年期以上金融債券、甲種短期公債利
息等,均可免稅;而購買一年期以內到期的國庫、可轉讓的銀行定存單
、銀行承兌匯票、商業本票及其他經財政部核准的短期債務憑證,所產
生的利息所得,因可採用百分之二十分離課稅,所以可以不用併入綜合
所得總額,但所扣款項亦不能抵扣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□Part5:利用保險費節稅
保險的項目則包括了人壽保險、健康保險、傷害險、榮工保險、軍公教
保險、農民保險、學生保險、旅遊平安保險、全民健康保險等保費,每人
每年可扣除數額以二萬四千元為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列舉扣額項目中,保險費支出僅有納稅人本人、配偶、受其扶養的直
系血親,如父母、子女等可適用,保險的項目則包括了人壽保險、健康
保險、傷害險、榮工保險、軍公教保險、農民保險、學生保險、旅遊平
安保險、全民健康保險等保費。每人每年可扣除數額以二萬四千元為限


而納稅人投保的保險公司必須是經財政部核准的公司,否則不能
列舉;若是居住在國外的親屬,則可檢附當地投保所支付的保險費收據
正本及保單影本,便可列舉申報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□Part6:醫療及生育費可節稅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納稅人本人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的醫療與生育費均是列舉扣除額項目
中,可以列舉扣除的,且此項費用是沒有上限的。

但給付的醫療院所則是有規範的,其中包括了公立醫院、公務人
員保險特約醫院、勞工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、全民健保特約醫院及診所,
或經財政部認定會計記錄完整的醫院。納稅人可憑前述符合資格醫院與
診所出具的收據列報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□Part7:可扣除購屋借款利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購屋借款利息是指向金融機構借款購買自用位宅,一般公司或是個人
借款,則不在稅法規定範圍之內,納稅人所支付的借款利息,減去儲蓄特
別扣除額之後,以其餘額申報,但每戶每年僅有十萬元。

購屋貸款利息可扣除所指的,不只是第一次購屋而已,納稅人基於個別
因素而換屋,買屋與賣屋間的價差,也可從綜合所得額中扣抵或退還。

立法院最新修正通過的所得稅法,將購屋利息支山特別扣除額的
上限,由原先的十萬元提高為三十萬元。但是這項新措施,必須等到八十
九年二月申報八十八年的綜所得稅時才開始適用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□Part8:財產交易損失怎麼辦?
只要準備好可資證明的相關文件,還可以列舉扣除,發揮節稅作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財產進行交易時會有所得,當然也可能有所損失。有所得要課稅,所以
納稅人要懂得如何節稅,然而有損失的時侯,納稅人千萬別自認楣就算了,
只要準備好可資證明的相關文件,還可以列舉扣除,發揮節稅作用。

所謂的財產交易損失就是指,出售的價格遠低於買進的價格,簡單地說,
花了一百萬的,結果賣出的時侯只值八十萬,二十萬的價差,便是財產交
易損失。

納稅人最常見的財產交易損失莫過於房地產與股票,然而股票因證券
交易所得稅停徵,有所得不用課稅,因此當發生損失時,也不能扣除,房地
產交易發生損失則不然,納稅人是可以舉證列報扣除減稅的。